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,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!
本報3月17日訊(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李俞辰)小宏4歲多了,但只會說“爸爸”、“媽媽”、“飯飯”等簡單的詞,走路不會彎腿,脾氣暴躁,沒想到這一切都是出生時的黃疸惹的“禍”。今天,在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,小宏被診斷為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,智力只相當于1歲孩子的水平,將來生活恐難自理。
2009年底,小宏出生于廣東的農村,出生后皮膚發黃,一直持續了2至3個月,但由于父母都在外地打工,并沒有引起重視。后來,小宏的發育較同齡孩子落后,父母總想著孩子長大了就會跟上了,也就沒有帶他就醫。直到去年年底,小宏被媽媽帶回湖南老家醫院,發現患上腦損傷疾病。
“小宏出生時可能大腦發育不良,再加上黃疸沒有及時治療,損傷了腦功能。”該院小兒康復科主治醫師鐘麗霞介紹,黃疸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的癥狀之一,它可以是新生兒正常發育過程中出現的癥狀,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現,嚴重時可致腦損傷。因為黃疸延誤治療而導致其他疾病的情況也不少見,所以,父母們要慎待襁褓中的“黃寶寶”。
專家提醒,足月兒一般于出生后2至3天出現生理性黃疸,4至5天最明顯,10至14天消退,不影響寶寶的吃奶及睡眠。早產兒生理性黃疸較足月兒多見,出生后3至5天出現,黃疸程度較重,消退也較慢,一般可延遲至2至4周。生理性黃疸不需特殊治療,多可自行消退。早期喂養,供給充足的奶量,有助于減輕黃疸程度。如果寶寶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黃疸,或黃疸持續時間較長(足月兒大于2周,早產兒大于4周),或進行性加重時,就要及時就醫,盡早接受治療。
下一篇:23周早產兒出生19天后因肺部感染去世 下一篇 【方向鍵 ( → )下一篇】
上一篇:先天性巨結腸癥 上一篇 【方向鍵 ( ← )上一篇】
快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