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,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!
錯誤觀念導致母乳缺席
無論是在北京還是上海,當國際母乳會的哺乳輔導任鈺雯小姐提出 “母乳喂養最好持續到孩子兩歲及以上”的觀點時,總是能聽到很多年輕女性倒吸一口涼氣的聲音。但是,這的確是聯合國衛生組織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八大國際機構的共同建議,并且已經成為兒科醫生向哺乳期媽媽建議的內容之一。就中國目前的現狀來看,尤其是在上海、北京等大中型城市,能夠堅持母乳喂養兩年的媽媽寥寥無幾。
任鈺雯告訴記者,向她咨詢的中國媽媽,最常見的問題就是“我覺得我堅持不下來”或者“我覺得我的奶水不夠”。“我就問她們,為什么會有這些負面的‘我覺得’呢?在她們的回答中,大部分都是對母乳喂養的誤讀,其中又有大部分是外界灌輸給她們的。比如,有很多老人家就認為喂到四個月以后或媽媽們來例假之后,母乳就沒營養了,連很多地段醫院的兒保醫生都會告訴年輕的媽媽們,你已經喂了半年了,應該斷奶了!這些都是武斷的、沒有科學依據的說法,但目前國內奶粉廣告鋪天蓋地,母乳喂養的知識和指導卻少得可憐,年輕媽媽們很容易受這些錯誤觀點影響,輕易就選擇了斷奶,還以為這是對孩子好。”
在中國,能夠對年輕媽媽進行哺乳輔導的機構也非常有限。很多媽媽都告訴記者,她們經常接到各種電話,打著嬰兒喂養咨詢的名義,實際上卻向她們推薦不同品牌的奶粉。
應對兒保醫生進行繼續教育
在親子論壇上,很多媽媽都提到自己帶孩子去看兒保醫生的經歷。“兒保醫生說我奶水不足,勸我斷掉喂奶粉”,“我家寶寶四個多月了還吃全母乳,醫生說我早該喂輔食了”,“我家寶寶比較瘦,醫生說我奶水沒營養了,我才喂了9個月呢”,類似的媽媽手記屢見不鮮。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母乳會的建議是:寶寶6個月之前可以全母乳喂養,6個月之后再添加輔食,而不是很多兒保醫生所說的4個月。很多母乳喂養的媽媽可以頂住公婆的壓力,卻無法抗拒醫生的建議,于是倉促斷奶。
“母乳喂養”俱樂部的前任領隊“喵喵小貓叫”告訴記者:“母乳喂養相當一部分的阻力來自醫生。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母乳喂養時間是兩年及以上,但我們從論壇上很多媽媽的反饋中發現,上海明確支持母乳喂養到兩年的醫生幾乎寥寥無幾。我本人就是醫生,從與同行的接觸中,我明顯感覺很多人的論調還停留在十幾年前甚至更早的書本中,完全沒有接受國際最新的母乳喂養知識。要提倡母乳喂養,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對醫生尤其是兒保醫生進行繼續教育。”
任鈺雯舉了一個例子:“在美國,兒科醫生要嚴格遵照美國兒科醫師學會的標準,向家長提供各種建議。我家兩個孩子看的是同一個兒科醫生,老大出生于2003年,醫生讓我4個月以后添加輔食;老二2005年出生,醫生就特別告訴我,現在標準改了,要6個月以后添加輔食。但在國內,大多數兒保醫生建議的添加輔食時間仍停留在4個月。”
下一篇:如何讓“寶寶的糧倉不斷糧”營養親子中心 下一篇 【方向鍵 ( → )下一篇】
上一篇:哺乳媽媽要學會自己擠奶營養親子中心 上一篇 【方向鍵 ( ← )上一篇】
快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