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,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!
大自然幫我帶孩子
我和丈夫都酷愛旅游,兩個孩子都是尚未出生就跟著我們到處跑。兒子在娘胎里去了一趟意大利參加朋友的婚禮,探訪了羅馬和那不勒斯,結果出生后對意大利食品情有獨鐘。三年后,女兒在媽媽肚子里跟著爸爸和哥哥橫穿美國,從拉斯維加斯到大峽谷,從華盛頓到紐約,甚至還去西弗吉尼亞爬山看瀑布。
兩個孩子也都是不到一歲就坐長途飛機從北京到新西蘭省親。十多年來,兄妹倆已經去過好幾次香港、澳大利亞和新西蘭(幾乎每年春節期間都回新西蘭過夏天),也游玩過多個亞洲國家。提起各地的飛機場,兒子如數家珍,最喜歡的是新加坡飛機場,因為有好吃的好玩兒的還有游泳池。
熟悉我的讀者也都知道,我們全家酷愛爬山。兩個孩子都是一歲半,剛剛學會走路,尚未斷奶,還戴著紙尿褲,就開始了“小山羊”生涯。有一年的端午節,我們和一些家庭在鳳凰嶺參加節慶活動,結束后我們說去爬山,問誰跟我們去?大家面面相覷,沒人應和。我正納悶,有一個媽媽自告奮勇說陪我們吧,大家都笑她:“你跟得上他們家嗎?”我這才明白剛才為什么沒人捧場。
帶孩子出行很簡單
對于我們來說,帶著孩子出行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。兩個孩子都是母乳喂養到兩歲多,省卻了帶著奶瓶、奶粉、消毒器具并且到處找開水的麻煩。從出生到6個月,兩個孩子都是純母乳喂養,我就是他們倆的流動食堂,我去哪里,他們就跟到哪里,餓了撩開衣服就吃,母乳永遠新鮮可口,無需消毒。反而是添加輔食后感到一些不方便,因為還要帶上瓶瓶罐罐的嬰兒食品、小勺,還要特別小心干凈衛生問題。
我屬于那種絕不嬌生慣養孩子卻極力培養健康強壯兒童的母親,幾乎沒有什么時間地點是不適合孩子外出的(煙霧騰騰的酒吧除外)。兩個孩子湊巧都是2月出生,正值冬末春初季節,我也不坐月子,兩個星期后就帶著孩子出門曬太陽了。兒子兩個半月跟著我們去懷柔爬山,山民們看見他穿著短袖,一路上都有人勸告我們“給孩子多穿點吧,別凍著了?!钡挂彩?,他們都穿著兩層長袖長褲,我兒子卻在出汗。
孩子爸爸生長于新西蘭,酷愛游泳,因此十分重視培養兩個孩子對游泳的興趣。兄妹倆一律4個月就下水,哥哥是在北戴河的海水里接受的第一次洗禮,不到5歲已經學會蛙泳?;氐叫挛魈m奶奶家,最熱愛的運動就是在大海里跳浪,被浪打翻了也覺得好玩兒。
有些父母不敢把孩子帶出去玩兒,怕臟、怕吹風、怕傳染病,很多擔憂。其實,越嬌氣孩子,孩子越經不起折騰。事實上,孩子比我們想象的要皮實的多。我主張“大自然幫我帶孩子”,讓孩子從小親近自然,遠離城市的污染和喧囂,對他們的體魄、性情和智力發展,有著述說不盡的好處。
有些父母疑問,“這么小的孩子帶他到處走,他什么也記不住,有什么用?”唉,這就是應試教育遺留的毒害,總覺得出去一趟就必須什么都“記”住,最好回來上交一篇“一次有意義的外出”作文之類的。
這些父母誤解了什么是“記憶”,誤以為必須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有形記憶,才叫做“記住”了。而事實上,記憶遠遠比有形文字記錄復雜得多;兒童的記憶,也絕非仰仗語言功用。
退一萬步說,即便僅僅狹隘地從某些功利的角度來看,多帶孩子外出、讓孩子盡早盡多地接觸外界,起碼是在積累視覺神經發育的“素材”;從嬰兒期開始,讓孩子擁有閱歷豐富的童年,有助于促進智力發育,增強記憶力和想象力,鍛煉社交能力,讓他們終生受益。
事實上,從我們多年的體會來看,帶孩子外出旅游,最受益的是家長自己。不要總盯著看“旅游對孩子有什么好處?”而是好好體味一下“旅游對我有什么好處?”如果我們對所到之處沒有濃厚的興趣,對當地的風土人情視而不見,外出一趟無論心靈還是心情都一無所獲,甚至覺得帶孩子旅游很麻煩、不值當,那孩子還會有什么收獲呢?
說句不好聽的話吧,不少出身應試教育的成年人,因為小時候忙于功課,疏于玩耍,長大之后缺乏生活情趣和情調,不知道怎樣享受生活、享受自然、享受美,不懂得怎樣找樂子,對與已不同的文化也難以理解和接受。有孩子之后,還是不能放松讓孩子在自由玩耍中健康成長,而是凡事必須找到“教育意義”,必須有顯而易見的“收益”,不然就是浪費時間。
但是我們為什么如此偏狹而自大呢?我們憑什么就有資格精準地定義某事的“教育意義”呢?“意義”和“收益”必定是通過有形的衡量嗎?無法以物質形態呈現的就不算數嗎?或許,還是無形的意義更寬更廣,以我們已經被世俗束縛而變得狹隘的思維,難以獲知其全部了?
多問自己這樣的問題,我們會對孩子、對生命、對大自然,多一份敬畏、謙卑和開放。
我們的成長過程,已經被剝奪了成年之后感知幸福的基礎,那就把這個權利交還給我們的孩子吧!不要再繼續剝奪他們了。帶孩子旅游,不僅能幫助他們健康發展,更是對我們童年缺失的一種補償啊!
下一篇:生辰、相貌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下一篇 【方向鍵 ( → )下一篇】
上一篇:孩子過早接觸電腦影響智力 上一篇 【方向鍵 ( ← )上一篇】
快搜